《勞動》實施前,計算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文件為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4]481號)。該文件第八條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基數,該文件第十一條規定“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
結合本案的情況,并根據上述法律、文件規定,王某1984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單位的工作年限,按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計算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為企業月平均工資。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的工作年限,依據《勞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按王某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半個月工資計算。
勞動關系跨躍2008年1月1日,要注意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計算方法,即分段計算。2007年12月31日以前勞動者的工作年限的經濟補償計算依據為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的相關規定,2008年1月1日以后勞動者的工作年限的經濟補償計算方法的依據為《勞動合同法》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此外,《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對于高收入勞動者的經濟補償計算規定了“雙封頂”。第一,經濟補償基數的“封頂”——以本地區(如: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為標準支付;第二,經濟補償年限的“封頂”——最高不超過十二個月。
另外,《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于2008年9月18日施行,第二十七條對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即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計算平均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土地作價入股如何登記
2021-02-10外嫁女戶口在娘家,能獲得安置補償嗎
2021-01-14公房拆遷享有居住權就能安置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