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概念
只要沒有出現法律規定的條件或者雙方約定的條件,雙方當事人就要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一旦出現了法律規定的情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同樣能夠解除。
由于缺乏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正確認識,不少人認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不能解除。因此,很多勞動者把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視為"護身符",千方百計要與用人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則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看成了"終身包袱",想方設法逃避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義務。
本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在現實中有很多用人單位為了逃避義務,使勞動關系處于一種不明確的狀態,在發生勞動爭議的時候也無據可查,經常有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發生。對此,本法作了相關規定。對于已經建立勞動關系,但沒有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應當按照企業的或者行業的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作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實行同工同酬。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二倍的月工資。
二、解除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兩種情形
1、協商解除
補償標準: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補償標準: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怎么處理
2020-11-22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1-03-04個人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2021-02-08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