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屬公司員工王某辭職后,投身到競爭對手懷抱,從事相同業務工作,原公司認為王某辭職到對手公司,會給本公司帶來利益損害,因此以競業限制違約為由,訴求支付競業違約金。日前,南匯區法院對這起勞動爭議案作出一審判決,某金屬公司要求王先生支付競業違約金2.4萬元的訴訟請求未獲支持。
記者注意到,本案適用的是1995年起施行的《勞動法》,這部法律對有關競業限制并未涉及,法官審理本案,主要是依照公平原則解決雙方爭端。承辦法官告訴記者,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勞動合同法》對競業限制作了詳細規定,法院處理類似糾紛將更有“底氣”。
去年5月22日,王先生進入上海某金屬公司工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各一份,合同有效期為一年,王先生在公司擔任銷售主管職務。雙方在保密協議中約定,王先生從離職之日起一年內不得在同行企業工作,并認可,公司在支付王先生工資報酬時,已考慮到王先生在職或離職后需要承擔保密義務,因此無須另行支付保密費。同時又約定,王先生如違反本合同任一條款,應當一次性向公司支付競業違約金2.4萬元。
同年12月,王先生以工作能力有限、已無法勝任本職工作為由,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今年1月23日,王先生離開了公司。王先生離職時,公司未支付其競業限制補償金。同年4月,王先生進入一家外資公司工作,擔任銷售員職務。不久,原公司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申請仲裁,要求王先生支付競業限制違約金2.4萬元。由于王先生獲仲裁部門的支持,公司不服,訴至法院要求裁決。
在庭審中,公司方認為,王先生離職后至其他公司從事相同工作,違反了雙方約定,對本公司的銷售造成一定影響。為此,要求王先生支付違約金2.4萬元。而王先生認為,雙方在保密協議中沒有約定勞動合同終止后,公司支付自己競業限制補償金事宜。在自己離職時,公司也沒有支付過競業限制補償金,因此,不同意公司方提出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雙方當事人雖在簽訂的保密協議中約定王先生在離職一年內不得到同行企業的競業限制條款,但雙方對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標準及支付沒有約定。現王先生在雙方約定的競業限制期限內到與原公司經營業務相同的其他公司從事相同工作,因原公司在王先生離職時未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因此公司方要求王先生支付違約金2.4萬元的請求于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四川省一至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0-11-30個人股份轉讓書怎么寫
2021-03-01孩子在學校吃飯食物中毒怎么辦
2021-02-28職業病工廠要不要賠
2021-03-03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