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一般情況下,勞動合同訂立后,雙方當事人必須認真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勞動合同。但是,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由于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變化,或者職工勞動、生活情況的變化,也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變更,是指當事人雙方對依法成立的勞動合同的條款所作的修改和增減。勞動合同的變更,包括協議變更和法定變更兩種情況,協議變更是指雙方當事人必須協商一致,達成協議;法定變更是在法律規定的原因出現時,當事人一方可依法提出變更勞動合同(變更的內容也需要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無論是協議變更,還是法定變更,只限于對勞動合同的某些內容的變更,不能對勞動合同的當事人進行變更。
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是:
1、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已經修改,致使原來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法全面履行,需要作出修改;
2、企業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轉產,原來的組織仍然存在,原簽訂的勞動合同也仍然有效,只是由于生產方向的變化,原來訂立的勞動合同中的某些條款與發展變化的情況不相適應,需要作出相應的修改;
3、上級主管機關決定改變企業的生產任務,致使原來訂立的勞動合同中有關產量、質量、生產條件等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需要作出相應的修改,否則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
4、企業嚴重虧損或發生不可抗力的情況,確實無法履行勞動合同的規定;
5、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同意對勞動合同的某些條款作出變更,但不得損害國家利益。
二、公司能隨意變更員工工作崗位嗎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是關于的規定,即訂立和變更,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且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勞動部的這一規定,變更工作崗位應被視為勞動合同的變更,應按照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規定處理。因此,變更勞動合同應遵循協商一致的原則,用人單位如要變更員工的勞動合同,應事先與員工協商,征得員工的同意后才能變更。
《勞動法》第二十六條和三十一條是關于的條件和程序的規定。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而變更勞動合同,須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若不能達成協議,用人單位則應按法定程序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因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而變更、調整職工工作崗位,則屬于用人單位的自主權,勞動者應當服從。當然,如果勞動者不愿接受用人單位的工作崗位調整,應當按照《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公司是不能隨意變更員工工作崗位的,除非是與員工平等、協商一致后才能對員工工作崗位進行變更。本篇文章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編輯,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