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只改了名字,主體沒變
這種情況下,原合同有效,可按照原合同繼續履行。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3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除了單位名稱的改變之外,法定代表人等發生變化不會影響勞動者與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單位不能以這個理由,“理直氣壯”辭退員工。
但是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注冊地、營業地等屬于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既然這些信息發生變化,在形式上,還是應該就勞動合同這些條款進行變更。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5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單位合并、分立,主體變了
如果出自單位的原因,勞動者從原單位被安排到新單位工作,勞動者不同意的,單位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17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實踐中,如果原單位沒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可以向新單位主張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5條: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二)用人單位以組織委派或任命形式對勞動者進行工作調動;
(三)因用人單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導致勞動者工作調動;
(四)用人單位及其關聯企業與勞動者輪流訂立勞動合同;
(五)其他合理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限制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14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