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簽勞動合同被拖欠工資怎么辦
沒簽勞動合同被用人單位無故拖欠或克扣工資,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應得勞動報酬,并可要求支付應得工資收入總額25%的經濟補償或賠償費用。如向勞動局等部門投訴,勞動主管部門查清事實后,可依法責令用人依法給予應付工資收入50%至100%的賠償。
二、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
1、支付雙倍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無法約定勞動者的試用期。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對新招員工就難以約定試用期,直接招用,不僅需要增加試用期期間的支出,而且容易帶來用人風險。
3、難以穩定員工和技術人員。如果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職工可以說走就走,無需提前一個月打離職報告,法律不追究其責任。技術人員也同樣。如果用人單位與技術人員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僅可以說走就走,無許承擔培訓費用。
4、難以保護商業秘密。每個企業或多或少有商業秘密,不簽勞動合同,無法通過勞動合同增加條款,很難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
5、難以進行競業限制。企業要對勞動者進行競業限制,主要針對高技能人才,不簽訂勞動合同,無法通過勞動合同作出競業限制,采用其他辦法很難收效。
6、被迫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被迫與勞動者簽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利益將造成較大影響。
7、在勞動爭議處理中企業十分被動。不簽勞動合同,責任主要在是企業。一旦產生勞資爭議,企業拿不出重要依據——勞動合同,違法在先,按照法律規定,必須承擔諸多不利后果。
如果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應該向勞動者支付兩倍的工資進行補償。并且不簽合同那么就很難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同時還難以穩定員工和技術的人員。但是如果員工被迫的簽訂沒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這個時候可以向勞動監管部門進行投訴的。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沒簽勞動合同怎么索賠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和現役軍人結婚對女方有法律保護嗎
2021-01-21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繳納私房土地出讓金時所需要的材料
2021-01-08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0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廉江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