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有哪幾種解除的方式是什么
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兩種。解除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與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1、法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出現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在法定解除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可以不與另一方當事人協商,也無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2、約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認為繼續履行合同已經沒有必要時,與另一方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與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約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決定,而必須是雙方的行為,其解除的條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出現,只要當事人雙方在真實意思表示的基礎上協商一致就可以了。
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則
1、 除了法定條件,任何約定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均無效(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不是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就協商排斥其他法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2、 任何約定違約金、賠償金的,均無效;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用人單位跟勞動者進行解除勞動關系是需要進行賠償支付的,但如果是勞動者嚴重違反了用人單位的法律法規,那么用人單位是不需要進行支付的任何賠償費用的。勞動者跟用人單位進行解除勞動關系也是不需要進行支付賠償費用的。
勞動合同中脫密期需要多久
勞動合同試用期兩個月簽幾年合同,試用期過了不給正怎么辦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可以單罰嗎
2021-01-10房產反贈與如何交稅費
2021-02-22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怎么寫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3-24土地流轉金遲遲沒有到賬,農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1-24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租的土地挖的魚塘被征收,補償款歸誰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