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在員工入職后需要及時簽署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規范著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如果發生勞動糾紛,是重要的法律依據。但是也有一些公司,員工入職后,遲遲不與勞動者簽署合同,那么遇到這種情況,未簽訂勞動合同仲裁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一、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仲裁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將仲裁時效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勞動爭議的一年仲裁時效,一類是拖欠勞動報酬的特殊時效。特殊時效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單位拖欠勞動報酬,提出仲裁申請的,不受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的,仲裁時效從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之日起算,并不得超過一年。勞動報酬是基于勞動者的勞動而獲得的工資性收入。因未簽訂勞動合同,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的雙倍工資中的另一倍工資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七章法律責任中,屬于對用人單位的懲罰性規定,非勞動者的勞動所得。因此,雙倍工資爭議受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其仲裁時效只能按普通時效來計算。在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員工有權利要求工作單位從入職的第二個月開始支付雙倍工資。但是,在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時,請您注意仲裁時效問題,在時效之內提出訴訟,獲取應得的賠償。
二、相關法律條文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未簽訂勞動合同仲裁時效在我國法律中已經明確規定,訴訟時效為一年。如果用人單位一直未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在第二個月開始支付雙倍工資。用人單位如果拒絕支付,可以追究用人單位法律責任。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收養關系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6工傷鑒定時間是什么時候,工傷死亡認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02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