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在單位或公司上班就應該簽訂勞動合同,一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二是為了證明雙方的勞動關系。進而在勞動者身體或經濟受到損失時可以要求勞動單位進行賠償。下面小編就不簽訂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都有哪些規定這類問題為大家詳細解答。
1、員工不愿簽勞動合同而主動辭職,也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根據法律規定,雇傭雙方必須簽訂書面合同,雙方不可以約定排除法律強制性規定。雖然是因為員工不愿簽署,而導致雙方沒有書面勞動合同,但只要是用人單位辭退員工,員工仍然可以受到勞動法的保護,享受諸如經濟補償金、社會福利保險等權利。即便如此,員工在不同意勞動合同上的條款時,應積極協商,使勞動權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用人單位未簽勞動合同,有可能獲得經濟補償金
(1)因為用人單位過錯,沒有訂立書面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仍未訂立的,則需每月支付勞動者兩倍工資;超過一年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經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因此雙方超過期限沒簽訂勞動合同,并不影響勞動關系的存續。勞動者在離職時仍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但小編不建議員工在這種情況下主動辭職,因為未簽訂合同與是否能獲得經濟補償金是兩碼事。如果主動提出離職,除非有其他原因,員工將不會得到任何的緊急補償金。
3、經濟賠償金的計算方式
經濟賠償金以勞動者在單位工作年限和工資來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則支付半個月工資。
(1)經濟賠償金一般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計算標準。
(2)工資高于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支付年限最多不超過十二年。
不簽訂勞動合同達到一定期限,我國的法律就視為用人單位違法用工,對勞動者的相關保護和合法權益沒有得到及時的保護。勞動者在這時就可以要求用人單位進行不簽訂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補償,具體的補償金額還要結合以上內容進行索賠。大家在遇到這類事件時一定要積極收集證據。
解聘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需要聽證嗎
2021-02-07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商號取得流程是什么
2020-12-10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