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期內,法律不允許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但如果是在醫療期屆滿之后,則符合條件的則也還是允許解除勞動合同,不然的話對單位來講就太不公平了。而此時符合條件下解除勞動合同,往往會涉及到補償的問題。那么醫療期到期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是怎樣的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醫療期滿后勞動者未痊愈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
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六條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
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醫療期滿后勞動者參加勞動能力鑒定的情況: 《勞動部關于印發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勞部發[1995]309號)規定: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后,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3、醫療期滿后醫療補助費的支付依據: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第六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從原則上來講,在醫療期內不允許解除勞動合同。當然原則之外也是有例外情況的,如果在醫療期屆滿之后勞動者不能繼續從事原來的工作,同時也無法勝任新安排的工作,則此時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怎樣補償?
202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練車違法行使出車禍,由誰承擔事故責任
2021-01-20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房屋被認定為違章建筑怎么維權
2021-02-16平頂山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8紹興則水牌房屋拆遷戶口在本村嫁到異地的是否有補償
2021-03-18已經登記結婚沒有遷出戶口可以得到拆遷安置嗎
2020-11-17拆遷安置房交易有什么限制
2021-03-12自管公房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9舊城改造拆遷安置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