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期限????勞動爭議????勞動關系????勞動仲裁
股權是一個公司的重要權益,股權也直接牽涉到高層人員以及公司的會計處理。股東的變更也往往會引起股權的變動,那么股東變更后如何處理原來的勞動合同以及稅費問題?這一問題也是公司面臨的很現實的問題,下面我們就看下律霸小編是如何解答的吧。
一、股東變更后如何處理原來的勞動合同的問題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行使勞動合同解除權的情形作了明確規定,其中規定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規定經協商變更合同不成的,用人單位可以行使解除權。該條款隱含兩層意思:一是必須存在“因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原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該客觀情況通常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如自然條件變化、企業遷移、被兼并等情形導致原勞動合同履行條件不再存在。二是用人單位在行使合同解除權前應先本著使勞動合同得以繼續履行的原則與勞動者協商變更勞動合同,只有在協商變更不成的情況下才能行使合同解除權。而用人單位依此條款解除勞動合同的,還應當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二、股東變更后如何處理稅費的問題
股東變更引起的股權轉讓過程中,轉讓方需要交納各種稅費。
1、當轉讓方是個人如果轉讓方是個人,要交納個人所得稅,按照20%繳納。當轉讓方是公司如果轉讓方是公司,則需要涉及的稅費較多,詳見參考資料《公司股權轉讓的稅費處理》。具體如下:(一)內資企業轉讓股權涉及的稅種 公司將股權轉讓給某公司,該股權轉讓所得,將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契稅、印花稅等相關問題:
1、企業所得稅
(1)企業在一般的股權(包括轉讓股票或股份)買賣中,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廢止)有關規定執行。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余公積金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2)企業進行清算或轉讓全資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的通知》(國稅發(1998)97號,廢止)的有關規定執行。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為避免對稅后利潤重復征稅,影響企業改組活動,在計算投資方的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從轉讓收入中減除上述股息性質的所得
2、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191號)規定:(一)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征收營業稅。(二)自2003年1月1日起,對股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3、契稅
根據規定,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個人承受企業股權,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不發生轉移,不征契稅;在增資擴股中,對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入股或作為出資投入企業的,征收契稅。”
4、印花稅
股權轉讓的征稅問題股權轉讓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或托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轉讓行為應按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3‰的稅率征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二是不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或托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此轉讓應按1991年9月18日《國家稅務總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號)文件第十條規定執行,由立據雙方依據協議價格(即所載金額)的萬分之五的稅率計征印花稅。
我們上文提到了關于股東變更后如何處理的合同問題以及稅費處理兩方面。其中勞動合同正常情況下不會受股東變更的影響,除非因此而引起勞動合同成立的條件不存在才可以考慮解除的事宜。關于稅費的處理,我們也提到了企業所得稅、契稅、印花稅等幾大種類的處理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駐馬店律師。
公司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和流程是怎樣的
股權變更登記申請書
合伙企業股權變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具有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交通事故和保險法律事務、人身損害、勞動爭議和工傷事故、婚姻家事等各類民商事法律制度和刑事辯護以及其它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熟悉各類公文,并在法律文書的起草、審查、修改等非訴訟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執業期間曾擔任諸如盜竊罪、詐騙罪、交通肇事罪等多起刑事訴訟案件的辯護人,憑借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盡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本律師常年為人保公司、人壽公司等單位提供法律服務,曾代理多起訴訟案件,憑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服務單位的良好口碑。作為一名年輕律師,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是我的工作風格,進而為各類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企業如何在勞動關系的建立、變更和解除等方面預防勞動糾紛
2021-03-21同一房屋先出租后抵押怎么辦
2021-01-29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專利代理人掛靠需要多少錢
2021-03-03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