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小編發現只要牽扯到解除勞動合同,就會涉及一定的經濟賠償,這樣的規定是否適用于所有的情況呢?如果不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是個人主動解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也會有經濟賠償嗎?
個人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會有經濟賠償嗎?
一、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分三種情況:
(1)依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試用期3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準。但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
(2)依據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準,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3)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二、勞動合同法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钡?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另外,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第五條規定:“經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由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1996年原勞動部辦公廳印發的《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的規定:“由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十條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上述規定,如勞動者主動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解約經濟補償金。
個人主動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辭職,根據上文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勞動者有自由選擇權,勞動者可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但辭職這種行為,如果給用人單位帶來經濟損失,不僅沒辦法獲得經濟賠償,還要賠償用人單位相關損失。針對個人主動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登陸律霸網站進一步了解相關信息。
補簽勞動合同后解除勞動關系,公司是否仍需支付“雙薪”? ?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工資結算 ?
勞動者過失犯罪要解除勞動合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債務人提供房產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18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