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代理合同糾紛的風險有哪幾點提示
2021-02-01主張贍養費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11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環境超標如何舉證
2021-03-16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