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斷工齡是什么意思
“買斷工齡”,通俗地講,就是企業讓那些幾乎干了一輩子的員工拿點“遣散費”走人。
“買斷工齡”現象主要出現在國有和集體企業。“買斷工齡”前面是個“買”字,即員工將連續工齡一次性賣給企業,企業以年工齡計價,不論男女老少,一次性支付連續工齡的費用,解除雙方勞動關系,勞資雙方自此再無干系。由于其他企業建立時間較短,與員工一般簽訂的是短期勞動合同,合同期一到,只要一方無續簽之意,勞動關系就自然結束,企業一般不會也不可能支付工齡的買斷費用。
“買斷工齡”一詞在國家規范的文件中從來未出現過,“買斷工齡”的說法既不規范也是不準確的。所謂“買斷工齡”的做法,充其量是一種企業支付高額經濟補償,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職工與企業解除了合同,結束勞動關系,只是與原企業作了了斷,它對職工未來就業不產生絲毫影響。職工離開了原來企業后有兩種可能,一是進入失業狀態,停止繳納國家規定的各種社保繳費,但原工齡仍然保留;二是被新單位錄用,進了新單位,該職工的工齡同樣保留,國家規定的各種社保繳費由新單位承擔,一分都不能少。無論失業還是新企業工作到退休,均按連續工齡和社保年限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待遇。因此,職工的工齡是根本買不斷的。至于“買斷工齡”的價格,完全由企業根據自身的承受能力決定,國家并無限定。
二、買斷工齡的做法是否合法
《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16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72條)。如果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員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業,也能依法享受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員工離開單位就沒人管的問題,因此也就無須買斷工齡。但現在仍有一些國有企業無視國家政策法規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員時還采用買斷工齡的做法。針對這一現象,為了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定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時,嚴格禁止企業采取買斷工齡形式將員工推向社會。199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于貫徹兩個條例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強基金征繳工作的通知》規定:任何單位都不能以‘買斷工齡‘等形式終止職工的社會保險關系。1999年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出售國有小型企業中若干問題意見的通知》也強調: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出售方應在申請出售前征求職工對出售方案和職工安置的意見,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在企業出售中終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不得借出售之機,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對職工‘買斷工齡‘或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把職工推向社會。《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俗稱買斷工齡):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對不能勝任者炒魷魚);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企業在買斷員工工齡的時候,其實主要就是根據員工在本企業實際工作的年限,為其支付遣散費。按照相關法律中的規定,這個時候員工在企業工作滿一年的,那么就可以獲得一個月工資的遣散費。工作6個月到12個月的,也可以按照一年計算。但要是工作時間不滿6個月,就只能獲得半個月工資的補償金了。
勞務派遣員工算工齡么?
單位一次性買斷工齡合法嗎
2020年最新工齡工資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是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呢
2021-01-01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住宅室內裝修禁止行為有哪些
2021-01-18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