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勞動關系糾紛
解決勞動爭議主要適用的途徑有: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這些途徑,各具有不同的法律特征和效力。
和解指爭議當事人之間自行約定,通過協商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相互讓步或讓一方讓步,從而求得矛盾的解決,和解后當事人仍然有申請仲裁或起訴的權利。
調解是由第三者居間調和,通過疏導說服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從而解決糾紛的辦法,分為訴訟或仲裁中調解與訴訟或仲裁外調解,此兩者具有不同的性質和法律特征。
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重要手段,它既有勞動爭議調解的靈活快捷特點,又具有可強制執行的特點,是指對某一事件,某一問題發生爭議的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前約定或在爭議發生后協商確定,或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將爭議自愿交由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或機構依法進行裁決。
訴訟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經過申請仲裁,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而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審理的活動。勞動爭議當事人提起訴訟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即該勞動爭議案件已經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委的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訴訟。
事實勞動關認定的條件
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一般應具備下列條件:
第一,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沒有支付報酬的,其性質只能形成的是幫工關系;
第二,勞動者付出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或勞動者實際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約束。
如果雙方沒有形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那么,雙方是平等的民事關系,無法形成勞動關系;第三,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發放“工作證”或“服務證”等身份證件,或填寫“登記表”、“報名表”,允許勞動者以用人單位員工的名義工作。勞動者對內必須是能被視為用人單位的一員的,對外能代表用人單位的,雙方才能存在雇傭關系;第四,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必須達到一定的期限。雙方沒有在一定期限形成固定的勞動雇傭關系的,也只能形成勞務關系。到底雙方應具有多長期間的勞動雇傭,才能成為事實勞動關系,至今沒有法律的明文規定。
發生勞動關系糾紛,個人認為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行私下調節比較合適,這樣不但雙方都可以很快的解決問題,也可以給對方和自身減少一些麻煩,如果實在是和解不了,那么可以進行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對勞動仲裁不滿意的可以進行上訴。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民間借貸房產證兩個人名字可以抵押嗎
2020-12-06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住改非拆遷,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1-01-28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南京拆遷安置房登記辦理文件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