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可以向法院確認勞動關系?
當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根據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知識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勞動報酬和受勞動保護 [1]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2]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的提供與報酬的給付所達成的協議,遵循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和等價有償的原則,雇主與雇員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應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
1、主體不同,勞動關系一方是符合勞動年齡并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勞動法所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而勞務關系不限于自然人與用人單位之間,還可以是單位之間,自然人之間,并且可能是兩個主體以上。
2、關系不同,勞動關系中形成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指揮與被指揮的隸屬關系;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依據雙方約定所形成的一種財產關系,不存在人身的隸屬性。
3、關系的穩定性不同,勞動關系比較穩定,反映的是一種持續的生產資料、勞動者、勞動對象之間的結合關系;而勞務關系中多為一次性或臨時性的工作,一般以完成特定工作為目的。
4、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除了定期得到勞動報酬外還享有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各項待遇,如社會保險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一般只涉及勞動報酬問題,勞動報酬都是一次性或分期支付,而無社會保險等其他待遇。
由此可見,勞動者在于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而無法達成一致,已經經過相關組織調解、勞動仲裁等程序仍無法協商或不服裁決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確認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成立與否。現今,我國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保護已越來越完善,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也更應該遵守法律制度。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2021-01-03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