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勞動關系代理詞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代理詞無法定的固定格式,但有大體通用的文章結構,一般的代理詞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首部
每一份代理詞都應有一個確切的標題,標題應反映案件性質和所代理的當事人在案中的地位,例如“民事原告訴訟代理詞”等,使聽眾一開始就了解代理詞的性質。因為代理詞是一種講演辭,主要向合議庭陳述,因此開頭的習慣稱呼語是:“審判長、審判員:”
2、序言
序言亦即開場白,要盡量簡潔,重點在代理意見部分。序言包括:
1、說明代理人出庭的合法性,概述接受委托和受指派,擔任本案當事人哪一方面的代理人;
2、說明代理人接受代理后進行工作的情況,即在出庭前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如查閱案卷、調查了解案情等;
3、表明代理人對本案的基本看法,也可以不說。如系上訴案件,則要說明對一審判決的看法和意見。
3、正文
正文是代理詞的核心內容。這一部分應根據具體案情、被代理人所處的訴訟地位、訴訟目的和請求以及被代理人與對方當事人的關系等因素來確定其內容。代理人應 當在代理權限內,依據事實和法律,陳述并論證被代理人提供的事實與理由成立,從而支持其主張和請求,同時揭示、駁斥對方的錯誤。代理意見通常從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和訴訟程序等幾方面或其中一、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般地講,代理意見的內容主要應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1)陳述糾紛事實,提出有關證據,反駁對方不實之處;
(2)對糾紛的主要情節,形成糾紛的原因以及雙方當事人爭執的焦點進行分析,以分清是非,明確責任,認定性質;
(3)闡明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促使當事人彼此之間互相諒解,把權利和義務有機地統一起來;
(4)提出對糾紛解決的辦法和意見。這部分內容既要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要考慮有利于糾紛的解決;
(5)如系二審,還應對原判決進行評論,提出要求和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從具體案情出發,抓住本案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闡明幾個問題,為解決糾紛提出切實可行的主張、意見、辦法和要求,使案件得到正確、合法、及時的處理。
4、結束語
本部分是歸納全文的結論性見解和具體主張,為被代理人提出明確的訴訟請求。要求要言不煩、簡潔明了,使聽眾對整個代理詞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代理人具名和注明日期。代理詞在寫法上應注意以下問題:
1、代理詞主要用證明的方法來寫,對錯誤的觀點有時也可以進行必要的駁斥,用反駁的方法來寫,但通常是把正面說理與反面駁斥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正面說理為主,或兩種方法兼而有之。
2、代理詞必須在熟悉案情,了解真相,掌握材料基礎上動筆制作,這樣才能對案件了如指掌,才能在法庭上立于不敗之地。
3、代理記號要尊重事實、忠于法律,對糾紛事實和證據進行透徹的分析論證。不能歪曲事實和法律,強詞奪理,向法庭提出無理要求。
4、代理詞所提意見要切合實際,掌握分寸;要以理服人,體現出解決問題誠意;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措詞懇切,語氣平和,這樣才能為對方當事人和法庭所接受。
二、確認勞動關系代理詞范文
代理詞范文
尊敬的審判長:
xxx律師事務所接受本案原告的委托,特指派我擔任xxx等八人訴xxx公司確認勞動關系糾紛案件的委托代理人,根據剛才的庭審調查及本代理人掌握的事實、證據結合相關法律依據,本代理人發表以下代理意見:
(一)、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根據勞社部發(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以下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業務的組成部份。
本案的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完全符合上述的情形。勞社部發(2005)12號第四條規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二)、按照勞社部發(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第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本案申請人提供了以下三組證據:工友的證言、工傷保險經辦中心的證明材料、工作證。這三組證據足以證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六條第(三)項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綜上所述,本律師認為: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被訴人關于與申請人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辯解不能成立。因此,特請求仲裁庭依法確認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勞動關系,以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法律上并未對代理詞有著特別統一的格式,但是大體上要求整個代理的事必須要交代清楚勞資雙方對勞動關系存在的爭執點和案件的具體情況。所以代理詞的首部肯定就是交代清楚雙方是勞動關系存在爭議的,正文當中要明確的闡述清楚雙方糾紛的主要內容和代理人本身對當前勞動關系糾紛的意見。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參加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