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部分勞動者來講,可能說到裁員都知道是什么,但其實很多人理解的裁員就是單位提前與自己解除勞動合同,而要是從法律角度來看的話,究竟這個裁員是什么意思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裁員是什么意思
裁員,是經濟性裁員的簡稱,是因用人單位的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單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間依法進行的集中辭退員工的行為。實施經濟性裁減人員的企業,可以裁減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變化而產生的富余人員。
二、企業什么時候可以經濟性裁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三、企業裁員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第一,看自己是否屬于可以被裁員的范圍。依照《勞動法》,有四類對象是不得裁員的,包括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情況。如果你屬于其中一類情況,單位就不應將你列入裁員名單。
第二, 公司應提前30日通知被裁員工,如果不提前通知,就要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以替代提前通知期。
第三,你有被老單位優先錄用的權利。如果你在被裁員以后的半年內,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了,但不滿意。這時,你發現老單位(裁減你的單位)又在招人了,可以重新報名應聘,而單位有優先錄用你的義務。當然,勞動合同要重新簽訂。
第四,依法獲得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應按被裁員工之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性收入計算。這里的工資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等,而非單指基本工資。如果前12個月平均工資收入低于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按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計算。補償的期限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而定的,每滿一年,就有本人一個月工資收入的經濟補償。滿6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企業裁員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裁員的全稱其實是經濟性裁員,一般在企業經營困難的時候,同時符合了裁員條件的,才允許對企業員工進行裁員,也就是提前解除與員工之間的勞動合同,雖然這屬于合法的解除行為,但按照《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也是要對被裁減掉的員工作出賠償。至于裁員是什么意思,上文中已經作出了介紹,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裁員補償交稅嗎?裁員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企業經濟性裁員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土地劃撥協議怎么寫
2020-11-28行政拘留會影響孩子嗎
2021-01-21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未婚先孕女員工小產期間有工資嗎
2020-12-10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