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國境內企業(yè)依法用工的意識也并沒有全部都落實到位的,有些企業(yè)還是在國家各種勞動關系的法律制度上打擦邊球。可是職工卻應該學會在勞動關系當中不斷提高自己依法維權的這種能力的,比如有的時候離職就必須要跟公司索要代通知金,但是,代通知金是扣稅以后的,那么,離職代通知金計稅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離職代通知金計稅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代通知金屬于工資收入,應按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代通知金不是法律術語,是人們的一種習慣說法。所謂代通知金,是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的,應當向勞動者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以代替通知。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對沒有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的,需要額外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為了防止“代通知金”的濫用,法律限定以下情形為適用范圍: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xié)議的。
二、員工離職有哪些注意事項?
簽離職協(xié)議時細節(jié)問題處理
1、在協(xié)議中明確誰申請?zhí)岢?a href='http://www.bjxgfjob.com/jiechu/12.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解除勞動關系
根據法律規(guī)定,如果是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則需要向員工支付一年一個月標準的經濟補償金。
2、經濟補償金問題處理
如果涉及到經濟補償金的,根據《最高院關于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三》第十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xù)、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xié)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所以,只要雙方能關于經濟補償金達成一致,不是按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履行的,也可認為有效。
3、補償項目項目處理
協(xié)議中最好能羅列全部的補償項目,或者有“包括但不限于”以及“以后再無其他爭議”等表述,以便一次性全部解決。
通知手續(xù)需到位
關于通知手續(xù)的到位,最主要在于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情形,包括合同到期不續(xù)簽、員工違紀解除,特別是不辭而別的情形。
針對員工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簽的,公司能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明確告知公司將不再簽訂勞動合同,通知他何時何地辦理工作交接。針對用人單位利用《勞動合同法》39條、40條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要注意內部流程的合法性,也就是:
1、員工違紀行為的確認,如嚴重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曠工等;
2、解除通知的作出與送達,要注意必須是違紀行為與解除依據相一致;確保解除通知能送達員工(具體方式見以前相關風險預警的內容);
3、解除決定告知工會,解除通知交由公司工會備案一份。
由此可見,離職代通知金計稅的這種做法是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因為代通知金是要納入到員工的工資所得當中的,只要是屬于工資收入那么職工都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實企業(yè)自然自覺的給職工支付了代通知金,那么像是這種類型的企業(yè)一般各方面的管理都是比較規(guī)范的,所以職工個人也要正常的理解代通知金計稅的這種做法。
曠工多少天算自動離職
2020年正式職工辦理離職手續(xù)的流程
離職證明模板范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yè)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銷債權債務承繼是怎樣
2021-01-20朋友間租車協(xié)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8申請行政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不激納養(yǎng)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