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這個社會,當我們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都是一些大公司,有些規模比較大的公司還會成立分公司,分公司的員工和分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很多人想了解一下根據法律規定分公司員工勞動關系應該如何處理?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當股東大會決議解散公司時,勞動合同從何時起終止?
應當結合公司法與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理解勞動合同的終止問題。在實務中處理這類問題,應該注意法律之間的聯系與銜接。根據《公司法》第十章“公司解散與清算”部分的規定,公司決定解散的,要開展清算工作,清算結束后,才可以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在清算期間,公司尚未注銷登記,其主體資格仍然存續。公司決議解散是公司終止也是勞動合同終止的一個原因,但是公司解散是一個過程,在公司注銷登記前,公司還要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仍然需要留用一部分勞動者。因此,公司決議解散的,如果在公司注銷登記之前,公司與勞動者辦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的,勞動合同自辦理完終止手續之時終止;未辦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的,勞動合同自公司注銷登記時終止。
二、根據法律規定分公司員工勞動關系應該如何處理?
當勞動者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因工致殘、患病正在休醫療期、女職工在三期等情況時,職工對終止提出異議或要求額外補償時,應如何處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2條、45條規定的精神,勞動者出現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時,勞動合同的期限可以續延,以充分保護特殊時期勞動者的權益,因此,在公司決議解散時,應對處于特殊時期的勞動者予以特殊照顧。一般來說,上述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在這些情形消失時,公司才可以申請注銷登記。當然,公司也可以與勞動者協商,在公司向勞動者支付額外的補償后提前終止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八條規定: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以及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歇業,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依法將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作為共同當事人。能否承擔相關責任由誰判定?用什么標準判定?追加當事人是申請人的權利還是由仲裁委員會來決定?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在上述情況下,可以列公司與分公司為共同被告,但最后需裁決由公司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分公司的員工勞動關系和總公司的員工勞動關系同樣重要,但是在法律上翻公司并不具有法人資格,因此在發生爭議的時候,可以將總公司與分公司列為共同被告進行起訴。
勞動仲裁書送達方式有哪些
怎么對勞動合同續約,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