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原因是較為常見的,一般是由于勞動合同到期,但任何一方都為提出解除勞動關系所致,我國法律也承認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但此種勞動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需要解除形成事實勞動關系,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呢?
事實勞動關系的解除情形有哪些:
合法勞動關系成立后,并非一成不變,正如普通合同有解除情況一樣,勞動合同在出現無法維持情形時也要解除。因勞動合同的解除用工雙方的權利義務即行終止:
1、用工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按照《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
2、過失性辭退和非過失辭退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過失性辭退即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消滅。即《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情形;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3、經濟性裁員和企業富余職工辭職導致勞動關系解除。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勞動法》第2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富余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4、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勞動法》第32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一)在試用期內;(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5、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
《勞動法》第23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即“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我們知道,在解除勞動關系后,職員一般是可以得到經濟補償的,具體的補償金額,需要根據職員的工齡,以及是否是由于工傷等原因以外離職來確定,一般清況下,若是由于企業改制而解決的勞動關系,得到的補償是較多的。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