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招用員工時,雙方會簽署一份勞動合同。但是一些經營管理不規范的企業,往往忽視勞動合同的簽署,這樣對于員工維護自身利益是不利的。員工出于維權的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確定勞動關系。那么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下面請大家跟隨小編簡單做個了解吧。
一、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又有普通時效和特殊時效之分,普通時效為兩年。特殊時效方面,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情形的,訴訟時效為1年。因涉外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仲裁的期限為4年。我國法律所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二、哪些證據可以確定雙方的勞動關系?
1、工資卡、工資存折、工資條或其它工資發放記錄(最好有單位蓋章確認)、職工花名冊;
2、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3、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上崗證”、“外派證”等能夠證明職務職位身份的證件;
4、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5、用人單位的考勤記錄(考勤表、出勤卡等);
6、其他勞動者的證言;
三、確定勞動關系是否必須經過仲裁?
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法第八十三條還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由此可見,確定勞動關系訴訟屬于民事訴訟,在訴訟時效上面,有特殊的規定,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時效為一年。也就是說員工同單位建立事實勞動關系后,一年內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超過訴訟時效,會失去勝訴權。這里小編提醒下,確定勞動關系要先經過仲裁,然后再走訴訟程序。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復議被申請人有哪些分類
2021-03-13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面積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