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銅仁律師 畢節律師 撫州律師 河池律師 忻州律師 益陽律師 本溪律師 瀘州律師 濟寧律師 阜新律師
作為勞動者,當您的勞動權利被單位侵犯時,您可以通過勞動監察、勞動仲裁、勞動訴訟等方式去維權。那么,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如果您選擇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去維權,那您一定要注意勞動仲裁的時效。接下來,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了解一下吧。
一、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勞動監察是指法定專門機關代表國家對勞動法的遵守情況依法進行檢查、糾舉、處罰等一系列活動;而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兩者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區別:
1、執法主體不同。
勞動監察的執法主體是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勞動行政機關實行行政執法;而勞動仲裁的執法主體是依照國家勞動立法建立的特定機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2、法律行為不同。
勞動監察屬于行政執法,作出勞動監察處理決定是勞動行政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勞動仲裁則是一種準司法性質的活動,作出的裁決屬于一種國家授權的仲裁機構對發生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行為。
3、工作職責不同。
勞動監察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職權主動進行,不需要相關人提出請求;而勞動仲裁機構則是受理勞動關系當事人申訴的勞動爭議案件,需先提出仲裁申請,仲裁委才能受理案件,仲裁部門不主動介入。
4、法律地位不同。
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行政部門同接受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之間是行政管理關系;而在勞動仲裁的所有程序中,仲裁機構是一種“中間人”,不作為當事人而處于“第三者”的地位。
5、法律后果不同。
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監督機關一經作出處理決定,立即發生法律效力,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立即執行。有關當事人不服處理決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在申請復議或行政訴訟期間,不影響決定的執行。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并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而是處于效力待定狀態。當事人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只有法定期限屆滿,雙方當事人不起訴的,仲裁裁決書才發生效力,有關當事人向法院起訴,也不是以仲裁機構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而是以勞動爭議的另一方為被告提起普通的民事訴訟。
6、執法手段不同。
勞動監察既包括事后矯正,也包括事前預防;而勞動仲裁則屬于事后矯正。
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證國家勞動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確保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兩者不僅不排斥,而且可以通過相互配合起互相補充的作用。
二、勞動仲裁的時效如何計算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有明確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另外,該法規定了,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的區別,小編在上文中主要為大家總結了6點,各位可以對比著了解一下。如果申請勞動仲裁的話,此時不要錯過了仲裁時效。此外,如果您不服勞動仲裁的裁決書,那您可以去提起勞動訴訟。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七臺河律師。
勞動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是什么?
撤訴后能否再申請勞動仲裁,有哪些規定
勞動仲裁法院強制執行如何申請?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