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遣工工傷由誰承擔責任
勞動者在勞務派遣中因工傷請求賠償的,因為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同,最容易發生相互推諉的現象。
《勞動合同法》第92條第2款規定: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意思就是,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可以找勞務派遣單位支付工傷待遇,也可以找用工單位支付工傷待遇。
二、發生工傷爭議怎么處理
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又稱勞動爭議處理體系,是指由勞動爭議處理的機構和方式在勞動爭議處理過程中的各自地位和相互關系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它表明勞動爭議發生后應當通過哪些途徑、由哪些機構、按哪些方式處理。
一般來說,根據《勞動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現行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為“一調一裁兩審”制,四種處理方式連成一個依順序進行的整體,即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在這四種勞動爭議處理方式中協調和調解不是仲裁和訴訟的必經程序,而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個工傷爭議可以通過協商、調解和仲裁中的任何一種方式、兩種方式或者三種方式予以解決,但如果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勞動爭議,則必須經過仲裁程序。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或依法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特殊情況報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可適當延長),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而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申請。對于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一次書面告知補正材料,在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于20日內書面通知勞動關系雙方。如果當事人在工傷認定上產生爭議,由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是一種行政確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一方可以在收到工傷認定決定起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不服復議決定的于決定送達之日起15日內再提起行政訴訟。
勞務派遣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工傷了,這個時候實際的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是不同的,而工傷往往是在用工單位發生的,不過實際承擔責任的時候,卻是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受傷派遣工既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也可以要求用工單位承擔。
如何判斷交通事故工傷認定責任?
勞務派遣中的工傷,用人單位如何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飛機上乘客死亡如何處理
2020-12-05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事故中的重傷如何認定
2021-03-06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