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在一般情況下,除非勞動雙方達成了一致協議,否則用人單位不可擅自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 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等行為。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 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解除勞動合同三定律
1、 除了法定條件,任何約定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均無效(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不是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就協商排斥其他法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2、 任何約定違約金、賠償金的,均無效;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根據以上可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對于勞動者在無過錯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依法要求獲得賠償,具體賠償的數額可參照勞動法的規定進行協商,協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幾種
臨時工解除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