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待遇行政訴訟狀的范文是怎么樣的?
原告:xxxx,身份證號碼xxxxx,性別xxxx,出生 xxx年xxx月, 住址:xxxxxxxx。
電話: 被告:xxxx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xxx,職務xxx。 地址:xxxx 電話:
訴訟請求
一、判令被告立即支付經濟賠償金xxxx元;
二、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xxx元;
三、依法判令被告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xxxx元,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xxx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xxxx元;
四、依法判令被告承擔鑒定費xxx元、交通費xxx元;
五、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及其它一切法院費用。
事實與理由
2012年10月被告招錄原告進入被告公司從事縫紉操作工,月工資約xxxx元。2011年1月14日下午,原告在工作時不慎受傷,2011年6月9日被認定為工傷,2012年1月10日被認定構成工傷十級傷殘。自2014年8月,被告不再為原告及其他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原告根據相關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被告未能及時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原告于2014年9月25日申請勞動仲裁。現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賠償金6個月×xxx元/月×2=xxx元、停工留薪期4個月×xxx元/月=xxx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個月×xxx元/月=xxx元、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5.92個月×xxx元/月=xxx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3個月×xxx元/月=xxx元、鑒定費xxx元、交通費xxx元。
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原告特訴至貴院,望貴院依法判如所請。
此致 市北區人民法院
具狀人: 年 月 日
工傷保險待遇的確定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是職工在受到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時獲得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因此,必須保持一個相對公平和相對統一的待遇水平。所謂相對公平,就是要考慮制定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總體經濟狀況和職工總體工資收入,使工位職工的待遇水平適度,即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所謂相對統一,就是要考慮全國各地的工傷職工分布情況和地區差異,在制定政策時,對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享受待遇的條件方面不能各行其是。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在待遇項目方面,國家統一進行了規定,而具體待遇標準則采取了中央和地方統籌兼顧的原則。
一是要考慮相同等級的工傷職工,待遇支付比例要相同;
二是要考慮工傷職工待遇與本地區職工生活水平相適應。
所以,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既有統一的規定,又與各地的實際工資水平相銜接,給地方一定的空間。
因此,工傷保險待遇制定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待遇過高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會導致社會的矛盾。
二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無論是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還是待遇水平都要從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來考慮,使工傷職工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三是考慮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這不僅牽扯到老工傷人員與新工傷人員的待遇水平銜接問題,還涉及工傷保險待遇項目的銜接。《條例》規定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了政策的平穩銜接。
四是要有利于增強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責任。五是補償與救助相結合。
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應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變化,因此,工傷職工或供養親屬按月領取的長期待遇,是需要適時進行調整的。一般情況,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是需要經過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出現了什么糾紛的話是可以進行起訴處理的,但是在起訴之間受害者一定要找齊全部的證據資料這樣對于自己的案件才會更有幫助,再寫起訴狀的時候也一定要思路清晰,這樣法院才會決定受理此案。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工傷保險條例2020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回遷房有居住期限嗎
2021-01-13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