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出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怎么計算
1.補償標準: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其計算基數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有最低數額保障: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同時,經濟補償金亦有最高數額的限制: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2.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定情形: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下列情形下,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1)因用人單位違法、違約迫使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41條第1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即以裁員的方式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雙方履行完畢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經濟補償金應在勞動者離職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給勞動者。為解決法律銜接問題,勞動合同法規定,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法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經濟補償金應在勞動者工作交接辦結后,由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
針對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關系復雜、對抗性強的特點,法院多將調解貫穿到案件審理的全過程,細化到案件審理的各個環節,并加強與工會、仲裁委、勞動行政部門聯動,完善多元化解糾紛機制。但是在生活之中,關于勞動經濟補償糾紛的案件依然頻發,如果您遇見相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在線律師為您提高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令第5號
2021-02-11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得到孩子扶養權
2020-11-17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