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薪留職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怎樣計算
停薪留職屬于在職不在崗,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應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的規定執行。
停薪留職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停薪留職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停薪留職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
2021-01-21不安抗辯屬于私力救濟嗎
2021-01-29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臨時工是否能確定工傷
2020-12-18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