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王*林(化名)到單位接班前外出吃飯,不料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受傷。對其所受的傷是否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與社保局意見不一。3月15日,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法院認為,王*林在接班前外出吃飯是從事工作的必需,與工作有密切聯系,期間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
接班前外出受傷如何認定
王*林是某車站的一名員工。2009年7月的一天,他早早來到值班車站準備接班。由于離家時太早沒吃早飯,當天早7時許,他向同事借了一輛摩托車外出吃飯。不料,在行駛途中,摩托車撞到路邊橋梁防護墩后翻倒,受傷的王*林被附近村民送到醫院。
經醫院診斷,王*林身體多處骨折,頭部軟組織、脊髓等受到損傷。隨后,王*林向社保局提起工傷認定申請,社保局于去年認定其所受的傷為工傷。用人單位不服提出行政復議,社保局維持認定。
隨后,用人單位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維持了社保局的工傷認定。“當天早晨,王*林已從其住所到達了工作地點,而后又向同事借摩托車外出,其外出與工作沒有關系,不應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以此為由,向烏市中院提出上訴。
而社保局則認為其作出的工傷認定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的相應規定,事實清楚,依據準確,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烏市中院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相同。法院另查明,王*林工作的車站為職工一天提供兩頓飯,就餐時間分別是12時30分與20時30分。
烏市中院認為,王*林事發當天早晨到達工作地點后,該車站早上開飯時間是12時30分,其在早晨9時接班前外出吃飯雖然不是工作內容,但是其生理需要,也是完成工作的前提條件,與工作有著密切聯系,因此遭受事故應屬工作原因。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1條闡明立法目的:“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根據勞動法律法規關于勞動保護的總體法律精神和《工傷保險條例》立法目的,王*林受傷應當認定為工傷。
因此,烏市中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正確,應予維持,對用人單位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工傷認定應符合立法目的
審理本案的杜法官談道,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列舉了10種可以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的情形,并列舉了3種不能認定工傷的情形。但現實生活紛繁復雜,職工傷亡情形多種多樣,《工傷保險條例》不可能一一列舉。因此,應在探尋立法目的,全面把握立法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案件事實,對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的認定為工傷。
此外,因職工傷亡原因復雜多樣,對“工作原因”不能做狹義理解,否則將無法對勞動者給予充分有效的保障。適當放寬對“工作原因”的把握標準,即不局限于工作崗位、工作內容,需結合個案因素,從職工受到傷害的原因與工作緊密程度、聯系程度上予以判斷。
結合本案來說,王*林是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其所工作的車站食堂早晨9時前不供應早餐,而車站附近又無可就餐之地,王*林早晨9時接班前騎摩托車外出吃飯是基于當時的工作環境,解決其生理需要,符合情理,也是其從事工作的必需,與工作有密切聯系。職工因從事工作而解決必要的生理需要時所遭受的事故傷害,可以視為“工作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開發公司有拆遷補償協議嗎
2021-02-24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范本
2020-12-27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什么情形可以中止房屋拆遷裁決
2021-01-10廣州舊城改造 超過90%居民同意方可啟運
2021-01-01合肥拆遷戶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