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職工生育前后享有哪些權利
(一)懷孕女職工有不被解聘的法律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就明確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29條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這里的“用人單位”,包括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社會團體等一切雇傭人員的單位。懷孕的女職工不僅在勞動合同的聘用期內不得解除合同,就是在勞動合同期滿后,也有繼續簽勞動合同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2條就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因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而續延,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已經連續工作滿10年,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該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2,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二)懷孕女職工有要求調換適合孕婦工作的權利
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工作領域都有婦女的身影,婦女懷孕后,有些崗位就不再適應,例如實行“三班倒”的工作,懷孕的婦女在后期,就不適合繼續實行“三班倒”的工作時間模式;從事活動強度比較大的或者重體力勞動的工作,就需要調整相對比較輕松,活動強度不大的工作崗位;對從事有可能影響胎兒發育的直接接觸油漆、化工等工作崗位的,更要給以調換,各用人單位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孕婦職工調換工作,以適合孕婦的生理要求。山東省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辦法第9條規定: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應遵守以下規定:
1、不得安排其從事生產和使用危害女職工生理機能的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和超過衛生防護要求的放射性作業,以及經常攀高、彎腰、抬舉、下蹲等容易引起流產、早產、畸胎的勞動。
2、對不能適應原勞動的,應根據縣(市、區)級以上(含縣級,下同)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其勞動量或安排其他適宜的勞動;有定額考核的工種應扣除相應的勞動定額。
3、上班確有困難且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準,可休產前假60?天,休假期間,其工資不低于基本工資的80%;
(三)懷孕女職工有在工作時間孕期保健和產前檢查的權利
對懷孕女職工的產前檢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內的初查),用人單位要提供方便,在勞動時間進行產前檢查的,按出勤對待,不能按病假、事假、礦工處理;有定額考核的工種應扣除相應的勞動定額。
(四)懷孕婦女享有合法休息權
對懷孕7個月以上(含7個月)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從事夜班和加班勞動,每天給予工間休息1小時,算作勞動時間。懷孕的婦女由于種種原因而終止妊娠,享有終止妊娠后的休息權。女職工懷孕流產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給予15~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者,給予42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五)生育后哺乳期間權利
一般規定:
1,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
2,難產,增加產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4,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
5,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6,晚育產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省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就明確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29條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這里的“用人單位”,包括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社會團體等一切雇傭人員的單位。懷孕的女職工不僅在勞動合同的聘用期內不得解除合同,就是在勞動合同期滿后,也有繼續簽勞動合同的權利。
將眼光放得長遠些,我們可以發現對女性職工生育權的保護有利于提高女性生產積極性,增強其生育意愿,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生率,維護社會穩定。所以說,廣大女性朋友們應該用法律武器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對此仍然存在問題,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法全文
2021-01-19代理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27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