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補償的平均工資基數是否應計算“十三年終工資”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資總額構成規定》第四條規定,工資總額由以下六部分組成:(1)小時工資;(2) 計件工資;(3) 獎金;(4) 津貼和補貼;(5) 加班費;(6)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十三年終獎金和工資”是獎金的性質,是工資總額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計算經濟補償的平均工資基數時,雇主應計算“前十二個月工資”內工人的十三年年終獎金和工資。經濟補償的平均工資基數能否扣除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費用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社會保障和住房公積金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一定比例繳納。雇主每月為工人代扣代繳并最終進入工人個人社會保障或公積金賬戶的個人部分是貨幣收入,當然屬于工資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在計算經濟補償的平均工資基數時不能扣除。經濟補償的平均工資基數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后工資
對于這個問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平均工資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后工資,但《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經濟補償的工資基數是根據勞動者應得的工資計算的,根據財政部2001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的通知》第1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經濟補償、生活補貼和用人單位發放的其他補貼)收入低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三倍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出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
上述規定表明,職工取得的經濟補償金必須高于一定總額才能征稅;職工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低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三倍的,免征個人所得稅。因此,本公司不能從中扣除個人所得稅在計算工資基數時應納稅,經濟補償的平均工資基數應為稅前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家庭暴力能離婚嗎,家庭暴力怎么離婚?
2021-02-13工傷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2-06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