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顧]
李某大學會計專業畢業后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他在公司的工作崗位一直是會計,這也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他的收入約為2800元。但不久前,該單位銷售部一名員工離職,因此該單位提出,李某的職位應改為業務員,其工資也應改為1000元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隨銷售業績波動。李說他不同意。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銷售,調職應該協商。不過,不管他是否同意,公司都會發出通知,宣布他的職位將改為業務員,雙方將發生糾紛。李某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上訴,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李的請求能得到支持嗎?《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勞動合同的變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變更后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另行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同意合同內容后仍不變更勞動合同的。本案爭議焦點是:單位能否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變更是指勞動關系雙方在勞動合同生效后、勞動合同履行前,就修改、補充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某些條款達成協議的法律行為。
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充分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但在實踐中,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有時不可能對與合同有關的所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由于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勞動合同難以履行,或者合同的履行可能造成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失衡,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合同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勞動合同法》允許當事人在一定條件下變更勞動合同,但符合法定條件和程序。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隨意變更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勞動合同的內容可以變更;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是勞動合同變更的重要法律原因。另外,勞動合同的變更應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雙方各執一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單方改變單位是無效的。
來自《北京就業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飛機上乘客死亡如何處理
2020-12-05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