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工傷的,可以直接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成立后,才能認定勞動者為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負傷;(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三)工作時間內,因履行工作職責遭受暴力和其他事故傷害的;(四)患職業病;(五)下班時因工作原因受傷、失蹤;(六)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活動中受傷的;(三)曾在部隊服役,因戰爭或者因公負傷致殘,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書的職工,而舊傷到用人單位后又復發。
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有前款第(三)項規定的,職工按照本條例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津貼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第十七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有特殊情況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者工傷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
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工傷認定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依照本條例規定處理工傷等有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工傷的,可以直接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只有建立勞動關系,才能認定勞動者為工傷。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絡言論不當怎么處罰
2021-03-17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