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依據是什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5-14 · 669人看過

(1) 目前,關于勞動能力喪失補償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三種學說:一種是收入喪失理論。根據這一理論,損害賠償制度的目的是填補受害人遭受的實際損害,因此即使受害人喪失或者減少了勞動能力,如果沒有實際損害,或者損害前后收入沒有差異,受害人也不能要求賠償。在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時,收入損失理論是以受害人受傷前后的收入之差作為損害賠償數額,因此也被稱為差異理論[13]德國民法采納了這一理論

第二是勞動能力損失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受害人因身體或健康損害而喪失或減少工作能力本身就是損害,而不限于實際收入的損失。雖然勞務價格不同于一般的財產價格,但通過勞動合同的方式,實際上存在著勞務的買賣。因此,勞動能力實際上是一種能力資本,根據個人能力,勞動能力具有一定的收益。因此,勞動能力的喪失或減少本身就是損害。至于個人收入的實際數額,只是評估工作能力受損程度的數據。根據這一理論,即使受害者是未成年人、失業者、家庭主婦等,如果他們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們也應該評估損失并要求肇事者賠償[14]英美法系國家和臺灣采用這一理論。日本的理論和先例最初采用的是收入損失理論,而現在采用的是勞動能力損失理論[15]

第三是生活來源的損失。根據這一理論,被害人勞動能力的喪失或減少,必然會導致被害人生活來源的喪失,因此應當對被害人進行生活補貼補償,使其生活來源得以恢復。補償所能減輕的,既不是勞動能力本身的損失,也不是受害人殘疾前后的收入差距,但被害人殘疾前后生活來源的差異[16]這種理論被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所采納《民法通則》第119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則;《關于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的,應當給予生活補貼。

這三種理論有很大的不同,其利弊也比較明顯。就收入損失理論而言,該理論將勞動能力的損失視為預期收入的損失。其重點不在于被害人勞動能力的大小,而在于侵權前后根據能力取得的實際勞動收入。它遵循“間接損害后果賠償”的理念。這一理論最突出的優點是易于確定損害標準和計算賠償數額。但也存在明顯不足:侵權的客體是勞動能力,而不是實際勞動收入。實際勞動收入只是勞動能力影響的間接結果。勞動能力的直接損害與收入減少的間接后果之間沒有必然聯系。這就導致了收入損失理論所不能涵蓋的一些問題。比如,被害人以出租房屋為生,只要在勞動能力受損后仍具備收租的基本能力,其實際收入就不會減少。按照收入的損失,就不會有賠償,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另外,收入損失理論是以實際收入為基礎的。失業人員和未成年人沒有實際收入,不能得到補償。但是,也不能排除他們將來有收入的可能性。這就是收入損失理論受到廣泛批評的地方

就勞動能力損失理論而言,該理論把勞動能力視為一種實際的“物”。當其全部或部分滅失時,計算其“價值”的減少額,確定賠償數額,這符合“直接損害后果賠償”的思想。該理論的主要優點有:1;它體現了“有損害,有賠償”的原則,使勞動能力具有價值,使受害人得到更全面的賠償。更重要的是,勞動能力喪失理論沒有將減少的收入作為補償對象,突破了實際收入的限制。中國臺灣地區的案例認為:“被侵害人的身體或者健康所減少的剩余勞動能力的價值,不以現有收入為基礎。由于特殊因素的存在,現有收入不等于實際剩余勞動能力的,現有收入較高的人一旦失去工作崗位,可能得不到同等的異地待遇,因此,所謂減員剩余勞動能力的價值,應當以該勞動能力在正常情況下可能獲得的收入為基礎17] “受害人因身體健康受到侵害而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根據受害人在侵害前的身體健康、文化程度、專業技能、社會經驗等情況確定侵害數額,勞動能力喪失理論的缺點是難以確定具體的損失衡量標準

就生活來源喪失理論而言,它至少有以下缺點:一是勞動能力喪失理論的缺陷,該理論以賠償受害人的生活來源為目的,遵循了間接損害賠償的理念,但賠償標準過低,削弱了民事賠償的內涵,增強了優先賠償的味道。據此認為,僅僅用一個具體的標準來彌補被害人勞動收入的生活費,是為保護行為人著想,但對被害人極為不利。其次,它幾乎完全抹殺了受害者的個體差異。一個勤奮的公司總經理和一個懶惰的失業者在同一個地方得到同樣的報酬,這很難說是公平的。而且,我國不同地區的生活水平差別很大,但按同一標準賠償是不公平的。最后,從法律實施的效果來看,我國不宜采用這一理論。侵犯勞動能力主要發生在平等主體之間。法律應保護肇事者和受害者的整體利益,不應帶有偏見。如果過分考慮受害人的經濟狀況,制定較低的賠償標準,無疑會縱容傷害行為,不利于法律引導和教育功能的實現,但會助長不良風氣,危害社會穩定

(2)折衷主義理論——一種更科學的觀點中國目前的立法設計主要考慮到中國經濟落后、公民收入低和經濟承受能力不足[19],當然,這樣考慮問題是必要的,但勞動能力喪失賠償理論的選擇不應違背損害賠償制度的基本原則。從比較法的角度看,雖然各國損害賠償制度的具體設計有所不同,但最高指導原則是一致的,即歸責原則。例如,《德國民法典》第249條規定,“損害賠償應恢復到事故發生前的狀態”。法國民法的判例和學說也認為,損害賠償的目的是使受害人處于與損害發生前相同的狀態。英國法和美國法也是如此[20]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原則也應以這一最高原則為指導。喪失勞動能力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后,損害前的狀態難以恢復,但應當按照受害人未喪失勞動能力所能獲得的全部利益予以賠償的原則,即實行“綜合賠償原則”。生活來源理論顯然與這一原則的要求相去甚遠,應該放棄

比較收入損失理論與勞動能力損失理論,似乎勞動能力損失理論在理論上更令人滿意,而收入損失理論在實踐中更具可行性。然而,不難發現這兩種理論有共同之處。收入損失理論以因侵權而減少的勞動收入作為賠償的依據,而勞動能力損失理論的具體計算也離不開對勞動收入的評估。因為對勞動能力的評價無疑需要具體的量化標準,而最方便的量化標準就是根據勞動能力所能獲得的勞動收入。這種收入不是受害人的實際勞動收入,而是“支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趙洪濤

趙洪濤

執業證號:

14104201810066809

河南博識律師事務所

簡介:

2005年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法學系,大學本科學歷,2008年陸續獲得國家法律執業資格證書、企業工商管理、人力資源、金融中級經濟師證書和會計從業資格證。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趙洪濤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桂东县| 邵阳县| 蒲城县| 泸溪县| 固始县| 潢川县| 大厂| 台北县| 渭南市| 瑞丽市| 博客| 宜丰县| 茶陵县| 泾川县| 松溪县| 土默特左旗| 长岛县| 奇台县| 岐山县| 利川市| 保德县| 南宫市| 五台县| 杭州市| 陆良县| 卓尼县| 金堂县| 大新县| 湘潭市| 绩溪县| 饶平县| 上林县| 木兰县| 富宁县| 读书| 赤城县| 湖南省| 平原县| 莆田市|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