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法提供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工齡?
無法提供勞動合同工齡的認定可以從單位發放工資的記錄來進行,工齡計算是落實勞動者經濟補償、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等權益的重要前提,工齡越長,勞動者可以獲得的經濟補償金越多,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責任越大。勞動者在一個用人單位的工齡計算問題,在勞動者工作單位沒有變動的情形下,是很清楚的。
二、計算工齡的方法
1、連續計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后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后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并計算法,也叫合并計算連續工齡。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后兩段工作時間合并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后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并計算。
3、工齡折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制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現在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所以一般工齡現在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后,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在涉及到經濟賠償時,首先需要確定的就是職員工齡,這與職員可以獲得的經濟賠償金的數額是直接相關的。對于那些在單位工作不到一年的情形,是沒有工齡的,此時若是此類職員被單位辭退,有可能只能拿到自己的基本工資,并不能由于工齡而獲得賠償。
最新買斷工齡政策
怎么計算經濟補償工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拆遷房的房產證怎樣改名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