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勞動者和用人方簽訂了勞動合同之后,此勞動者在與工作的磨合中,發現自己并不喜歡或者并不適合這份工作,自然而然地這個勞動者就會想要和用人方解除合同。可是此時就會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真的和用人方解除了合同是不是需要賠錢呢,事實上勞動者需要賠償用人方的情況是非常少的,只有在特殊法定的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才需要賠錢給用人方,以下將就此問題進行進一步闡述。
1.首先,勞動者是可以通過預先告知用人單位即將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來達到擺脫這份工作的目的,同時不用對用人方進行任何賠償。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者如果在工作的試用期內想要辭職,那么要提前三日內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了,而并不是處在勞動試用期間試用期的勞動者將辭職,此時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勞動者和用人方在合同中規定了合同的期限,但是勞動者依然是可以通過提前告知用人方來解除合同,而這也不需要合同另一方用人方的同意,只需要勞動者愿意并且依法走了相應程序,就可以解除與用人方的勞動關系了,因為這是法律上賦予勞動者的權利,優待。
2.其次,對于上述所說的情況并不是絕對的,這也是存在著一個特殊的例外情況的。如果用人方提供給勞動者專業技術方面的培訓,是可以在合同中就此同勞動者約定維持勞動關系的時間的,而此時勞動者即使通過了提前一定時間告知用人方要提前要解除合同關系也是不可避免地要承擔違約金的,對于違背雙方的事先約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支付一定金額的錢數給用人單位。這是由于用人方對于勞動者提供專業技術培訓是需要有所付出的,此時勞動者對于技能也有所掌握,如果這個時候允許勞動方通過提前告訴用人方的方式就可以隨時解除勞動關系了,那么用人方對于勞動者的付出無疑是要付之東流了。如此看來,對于用人方而言實在是不公平,同時也不利于維持穩定的勞動關系,因此肯定是需要對于勞動者這方做出一定的限制來維持勞動合同的公平。
綜上所述,勞動者一方解除與用人方之間的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的權利,正常情況下只要遵守一定的法定方式即可,但是存在用人方提供勞動者專業技術培訓則隨意解除需要支付一定的賠償。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實習期辭職是否扣工資
職工辭職后,單位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擇之債不能履行而特定是什么意思
2021-01-07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