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與調解的區別是什么
民事訴訟參加人民事訴訟調解民事訴訟回避民事訴訟證據民事送達兩審終審制
仲裁又稱公斷,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調解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愿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
仲裁與調解很相似,比如都遵循自愿原則,都屬于非借助國家權力的處理爭議的方式,都是由第三者居中處理爭議。一些人誤認為仲裁就是調解,實際上仲裁與調解有本質的不同。
第一調解有一定的隨意性。在解決爭議中,任何一方不愿意調解,就不能強迫其調解,未開始的不得開始;已開始的不得繼續。仲裁則不然,仲裁中的某些程序和規則不允許當事人以協議予以排除,更不允許當事人單方隨意改變或終止仲裁程序。除非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或申請人撤銷申請,否則,即使被申請人拒不到庭,仲裁庭仍有權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繼續審理直到作出最終裁決。
第二調解有更大的靈活性。調解沒有固定的程序規則,調解人可以采用面對面、背對背等各種方式進行調解,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就能達成調解協議,并且調解書也非必須寫明理由和責任。而仲裁則要依仲裁法或仲裁規則進行,裁決的依據是事實和法律。
第三調解達成的協議必須經當事人完全同意,有一方不同意就不能制作調解書。而仲裁作出的裁決則無須經當事人同意,仲裁庭有權依據事實和法律獨立地作出。
第四,調解書作出后并不能馬上生效,須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才發生法律效力。而且在達成調解協議后,允許人在簽收前反悔,一旦反悔,原來達成的調解協議即無效。而仲裁中,裁決書一經作出便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無須當事人簽收,也不允許當事人反悔。
仲裁與調解,仲裁和調解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涉及到第三方,但是二者是有區別的,首先調解,作出后,要雙方當事人簽字才可以生效的,但是仲裁機構的仲裁就具有強制力,只要仲裁被受理就有做出仲裁或者不仲裁的決定。
?哪些案件可以仲裁
?涉外仲裁裁決強制執行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社會性質案件”認定證據收集指引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08哺乳期員工不服從調崗可以開除嗎
2020-11-12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