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隨著勞動制度的改革,勞動報酬成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勞動者付出勞動,依照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報酬,是勞動者的權利。而及時定額的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則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違法這些應盡的義務,勞動者有權依法要求有關部門追究其責任。獲取勞動報酬是勞動者持續的形式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2、勞動者有權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這是保證勞動者在勞動中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對享受勞動權利的主體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護。這面包括防止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如果企業單位勞動保護工作欠缺,其后果不僅是某些權益的喪失,而且是勞動者健康和生命直接受到傷害。
3、勞動者享有休息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4、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疾病和年老是每一個勞動者都不可避免的。社會保險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但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險還存在一些問題,社會保險基金制度不健全,國家負擔過重,社會保險的實施范圍不廣泛,發展不平衡,社會化程度低,影響勞動力合理流動。
5、勞動者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所謂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職業教育。公民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越來越依賴于專門的職業培訓。因此,勞動者若沒有職業培訓權利,那么勞動就業權利也就成為一句空話。
6、勞動者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因執行《勞動法》或履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規定引起的爭議。勞動關系當事人,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各自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雙方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分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用人單位、工會和職工代表組成。勞動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解決勞動爭議應該貫徹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怎樣寫欠條
2021-03-25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戶須知
2021-03-25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土地流轉合同幾年一簽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