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自己辭職有補償金嗎?
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比如“家里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如果公司能夠舉證證明員工該辭職理由(通常在辭職信、離職交接表、或離職協議書中可找到辭職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持經濟補償金。
并且,以個人理由辭職的,員工還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才行,否則,未經公司同意不辭而別或達不到法定通知期離職的,都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不僅拿不到經濟補償金,可能還要賠償公司的經濟損失。
二、員工以公司存在特定違法行為“被迫辭職”的,公司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實務中,一些公司存在克扣員工工資,停發、少發或拖欠工資行為,還有一些公司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還有公司讓員工在有毒、無防護設備等惡劣的生產環境下勞動的。
針對這種情況,為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員工享有特別解除權,可無條件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還可獲得經濟補償金。這就是實踐中通常所稱的“被迫辭職”。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規定,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員工可以“被迫辭職”: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脅迫、趁人之危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其它情況
勞動合同法第46條明確規定員工依照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應當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員工在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被迫辭職”時,需注意各地司法實踐中所把握的“度”,要不然一不小心“被迫辭職”可能變成違法解除。
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雙方應當就工資待遇、工資支付方式和其它需要說明的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并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嚴格履行好各自職責并遵守相關條款來執行。如果員工是自己要求辭職的,用人單位是不需要支付賠償金的,如果用人單位違法解決勞動合同的,則需要賠償。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員工主動辭職可以得到補償嗎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