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關系的產生條件是什么
勞動條件是指職工在工作中的設施條件、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的總和.有學者把職業生涯定義為“一系列既分離又聯系的經驗以及人們任何人在一生中經歷的事件
勞動者進行勞動所必備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前者指勞動者維持和再生產出勞動能力的物質條件,即生活資料。后者指勞動者借以實現其勞動的物質條件,即生產資料。有時專指生產過程中有關勞動者的安全、衛生和勞動程度等所必需的物質設備條件,如廠房和機器的安全衛生狀況、車間的氣溫條件、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等。
二、建立勞動關系的條件是什么
首先,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
其次,簽訂了勞動合同,不一定證明雙方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只是對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書面約定,最終合同是通過雙方來履行的,如果一方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最后,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是雙方對勞動合同(包括事實勞動合同)的履行。
三、怎么區分勞動、勞務關系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
要知道在我國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關系,是受到法律的保障的。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用人單位雇傭勞動者就意味著勞動關系的產生,但事實上勞動關系的產生與諸多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勞動關系的確認不能簡單的看做雇傭活動。就以勞動關系的產生是以勞動條件的哪種條件為其條件來說。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路橋征收房屋公示時效是多久
2020-12-08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辦理土地轉讓有哪些程序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