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關系的產生條件是什么
勞動條件是指職工在工作中的設施條件、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的總和.有學者把職業生涯定義為“一系列既分離又聯系的經驗以及人們任何人在一生中經歷的事件
勞動者進行勞動所必備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前者指勞動者維持和再生產出勞動能力的物質條件,即生活資料。后者指勞動者借以實現其勞動的物質條件,即生產資料。有時專指生產過程中有關勞動者的安全、衛生和勞動程度等所必需的物質設備條件,如廠房和機器的安全衛生狀況、車間的氣溫條件、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等。
二、建立勞動關系的條件是什么
首先,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
其次,簽訂了勞動合同,不一定證明雙方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只是對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書面約定,最終合同是通過雙方來履行的,如果一方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最后,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是雙方對勞動合同(包括事實勞動合同)的履行。
三、怎么區分勞動、勞務關系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
要知道在我國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關系,是受到法律的保障的。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用人單位雇傭勞動者就意味著勞動關系的產生,但事實上勞動關系的產生與諸多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勞動關系的確認不能簡單的看做雇傭活動。就以勞動關系的產生是以勞動條件的哪種條件為其條件來說。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地受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1-01-10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承包地可以隨便棄耕嗎,棄耕承包地的現象該怎樣處理
2021-02-10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3土地承包人可以轉包嗎
2020-11-23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公房拆遷標準和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拆遷補償方案通常是在什么時候發布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