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解散員工如何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據此,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們有權要求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協商不成,員工可依法向單位所在地或勞動關系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二、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補償?
單位因勞動合同的解除或終止需要向勞動者給予經濟補償時,其標準為: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
如果勞動者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則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三、公司解散勞動合同什么時候終止
是不是說公司解散一旦啟動,勞動合同就當然終止呢?這并不盡然,因為公司解散需要經過清算程序。按照法律規定,公司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在清算程序中,公司清理的債權債務中應該包括職工的 “勞動債權”,如職工的勞動報酬、社會保險費、經濟補償金、一次性工傷補助金等法定應付款項,而且上述 “勞動債權”是優于國家稅收和其他債權清償的。只有當公司經過必要的清算程序后,公司才能依法注銷。而一旦公司注銷,那么公司就產生法律上的人格消滅,勞動合同的一方主體消滅后,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將很難得到保護。因此勞動合同終止必定是在公司清算過程中,選定合適的時間進行。
《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勞動合同終止理應被認為是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因此在公司啟動解散程序時,公司應該在公告債權人的同時,通知全體職工通過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形式,合理確定勞動合同終止時間及相應安排。
用人單位需要提前解散的,則必須要滿足規定的條件,否則的話此時就是不允許解散。當然,提前解散意味著就會提前終止與員工之間的勞動合同,這個時候并不是因為員工過錯導致的,所以單位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對員工做出相應的補償。
公司解散事由與情形
公司解散清算協議怎么寫,公司解散的條件有哪些
請求解散公司的具體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