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裁員經常會發生,裁員就是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之所以裁員可能是因為該員工確實不適合這個企業,那么關于經濟性裁員代通知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經濟性的裁員是不適用代通知金的,也就是說用人單位沒有必要支付員工代通知金,但是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按照員工工作時間來認定。
解除合同
,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采用支付一個月工資代替的情形,用人單位按第四十一條規定經濟性裁員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
企業破產法
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
一、經濟性裁員后單位的義務
1、清償社會保險欠繳的數額。
企業與被裁減人員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繳清欠繳的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費,支付拖欠被裁減人員的工資和參加醫療保險前發生的醫療費等,以貨幣形式及時支付并結清。
2、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社會保險和人事檔案的轉移手續。
企業應按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到市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為被裁減人員辦理檔案轉移和失業保險待遇的審核手續。被裁減人員持企業出具的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到其戶口所在地勞動保障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和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
3、社會保險接續手續辦理。
企業應在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30日內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尚未重新就業的被裁減人員辦理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關系接續手續,繳費年限前后合并計算。
二、經濟性裁員要和職工商議嗎
《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
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經濟性裁員代通知金的制度并不適用,裁員是要向勞動部門報告的,裁員雖然也是解除合同,但是屬于臨時決定的,不用提前三十天通知,但是確實是對當事人造成了損失,所以要支付員工當事人一定的經濟補償金作為損失的補償。
企業裁員經常會發生,裁員就是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之所以裁員可能是因為該員工確實不適合這個企業,那么關于經濟性裁員代通知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經濟性的裁員是不適用代通知金的,也就是說用人單位沒有必要支付員工代通知金,但是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按照員工工作時間來認定。
解除合同
,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采用支付一個月工資代替的情形,用人單位按第四十一條規定經濟性裁員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
企業破產法
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
一、經濟性裁員后單位的義務
1、清償社會保險欠繳的數額。
企業與被裁減人員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繳清欠繳的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費,支付拖欠被裁減人員的工資和參加醫療保險前發生的醫療費等,以貨幣形式及時支付并結清。
2、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社會保險和人事檔案的轉移手續。
企業應按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到市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為被裁減人員辦理檔案轉移和失業保險待遇的審核手續。被裁減人員持企業出具的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到其戶口所在地勞動保障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和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
3、社會保險接續手續辦理。
企業應在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30日內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尚未重新就業的被裁減人員辦理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關系接續手續,繳費年限前后合并計算。
二、經濟性裁員要和職工商議嗎
《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
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經濟性裁員代通知金的制度并不適用,裁員是要向勞動部門報告的,裁員雖然也是解除合同,但是屬于臨時決定的,不用提前三十天通知,但是確實是對當事人造成了損失,所以要支付員工當事人一定的經濟補償金作為損失的補償。
代通知金需要包括社保嗎?
單位給的代通知金要單獨扣稅嗎?
開除員工是否有代通知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