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下班屬不屬于工傷認定的時間?
上班下班期間是屬于工傷認定的時間,但一般只能在途中發生意外交通事故時進行會議室,根據我國原勞動部1996年發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對工傷的范圍作了明確規定。職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其范圍為:
1.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到本單位重大利益的。
2.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于本單位有關的科學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3.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4.在生產工作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5.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6.從事搶救、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7.因公、因戰致殘軍人復原專業到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的。
8.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者失蹤的,或因突發性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9.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屬工傷。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受傷指的應當是在合理時間、路線上發生的,且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
10.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工傷認定材料有哪些?
⑴填寫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統一制定的《工傷認定申請表》
⑵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⑶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上班下班期間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是可以根據上述規定的條件來進行工傷認定的,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詢當地的司法鑒定部門,根據自己所受傷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工傷等級,并基于實際來進行合法的賠償處理。
工傷保險交費比例是多少?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什么材料,有什么時間限制?
九級工傷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伙殺人了自己沒動手怎么判
2021-01-05征地安置補償標準
2021-02-08檔案資料保存年限怎么判定是多少年
2021-02-11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四荒土地轉包年限是多少年
2020-11-23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