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勞動者在遭遇工傷后,需要到相關機構進行工傷鑒定以此才能向用工單位獲得相應的工傷補償。那么相信很多人都會關心一個問題,在進行工傷認定之后結果可能會被撤銷嗎?我們知道一般工傷認定是由人力資源和社保局做出的,那么社保局撤銷工傷認定是可以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社保局撤銷工傷認定可行嗎?
已經收到了社保局下達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就屬于國家承認的工傷了,工傷認定決定書屬于法律性質的文件,是不能隨意更改或撤銷的。如果社保局撤銷了工傷決定書,那么是可以已社保局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行政復議的。
二、工傷認定被法院撤銷的幾種情形:
(一)、程序違法:
1.送達程序不合法:
《工傷認定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對認定工傷決定書的送達參照民事法律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規定: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人社局在審核申請人提交的工傷認定材料后,未依照《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作出受理決定,在送達認定工傷決定書過程中,違反了上述法律規定。
2.收到申請后,在未做出《受理決定書》的情況下,即對申請人提供的書面證言材料進行調查核實,繼而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此過程違反法定程序。
3.未送達舉證通知:
人社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未向申請人所屬單位進行告知并送達舉證通知,也未就相關證據、事實向其單位進行核實及調查。
在個人向人社局申報工傷認定,而非用人單位主動申請的情況下,人社局在作出工傷認定行政行為過程中,依法應充分保障與工傷認定有利害關系的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在人社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依法向用人單位予以告知并送達舉證通知書。
故人社局在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未舉證,并且用人單位沒有認可并同意申請人屬于工傷的情況下作出的工傷認定,屬于程序違法。
(二)、事實不清: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人社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應當有確鑿、充分的證據予以證實。若人社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應予撤銷。人社局應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中必要時進行調查核實的規定,積極履行調查、核實職責,確保工傷認定結論事實依據確鑿、充分。
人社局在雙方對協議的履行事項爭議較大且在沒有進行調查核實的情況下,僅依據申請人提供的提交申請書、協議書、病例、死亡證明等相關材料以及用人單位提供的職工餐廳承包補貼支付憑證,證明申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系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三)、證據不充分:
1.進行調查核實的材料作為認定原告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不充分。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狀,并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證據、依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的,應當認定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在收到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觀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提供證據的,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證據的書面申請。人民法院準許延期提供的,被告應當在正當事由消除后十日內提供證據。逾期提供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
人社局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及應訴通知書后十日內未向本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證據、依據及答辯狀或是逾期提供,且無正當理由,同時也未提出延期提供證據的書面申請的,根據以上法律規定,視為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而對于被告因證據不足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依法應予撤銷。
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之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參照《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七條之規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或者調查取得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是否需要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應當根據審核需要決定,在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工傷發生的情況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有調查核實的法定職責。
申請人是否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無直接證據予以證明,在此情形下人社局應該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及調查取得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所以,人社局直接以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為由,認定申請人所受傷害為工傷,屬于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
4.人社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雖然對有關證人進行了調查核實,但未對用人單位提供的錄音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及其內容進行核實認定,故其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主要證據不足。
5.申請人在庭審中提供的用人單位給申請人辦理的銀行卡以及用人單位向該卡打款明細、用人單位給申請人辦理的健康證等證據,因在工傷認定程序中并未向人社局提供,人社局亦未調查取得上述證據,故不能作為人社局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證據予以采納。因此,人社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屬于證據不足,依法應予撤銷。
附件:
《工傷認定辦法》第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在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補正材料后,應當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工傷保險法》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遭遇工傷是每個人都不愿意發生的事情,工傷認定書一旦下發就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是不能輕易撤銷的。所以關于社保局撤銷工傷認定的問題我們知道答案了。在平常時候我們應該多多了解相關知識,以便能夠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年工傷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應該去哪兒申請工傷認定,如何認定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怎么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判沒收個人財產,名下無財產怎么辦
2021-02-22小區撞到人怎么認定責任的
2021-01-18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