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確立雇傭關系的時候,需要簽訂勞動合同, 才能使勞動關系具有法律上的意義。但是,并不是所有用人單位都會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就成了勞動關系的爭議點。當因工作受傷的時候可以申請工傷保險,那么沒有勞動合同怎樣申請工傷保險呢?下面小編將為您介紹。
一、沒有勞動合同怎樣申請工傷保險?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所以,可以直接去當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由于未簽訂勞動合同,所以除攜帶證明傷害經過的材料外,還應有證明勞動關系的材料,如工資發放憑證、工作證等,如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證明不清的,要先進行勞動關系確認之訴,然后憑裁判文書再進行工傷認定。
二、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的認定 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職業病暫時失去勞動能力,工傷不管什么原因,責任在個人或在企業,都享有社會保險待遇,即補償不究過失原則。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工傷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遭受意外傷害或職業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實用性法定的醫療救治以及必要的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這種補償既包括醫療、康復所需費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費用。
為了保證勞動者的權利,在確定雇傭關系的時候就應當簽署勞動協議,這樣在受到工傷的時候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對于沒有勞動合同怎樣申請工傷保險這個問題,勞動者可以直接帶著相關材料去勞動部門進行工傷認定。如果工傷認定不清,要先確認勞動關系,然后再憑勞動關系確認。
單位未交工傷保險的發生工傷怎么辦
員工工傷保險繳費方式
工傷保險條例2020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公證怎么收費
2021-02-10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