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務派遣工不能夠與正式合同工同工同酬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之一,明明做同樣的事情,但拿到的薪資卻會少很多,對于勞務派遣工來說心理會不舒服。近年來人社部也對此做了改進,那么勞務派遣工是否和正式合同工同工同酬?
勞務派遣工是否同工同酬?
可以。
一,新法明確規定“同工同酬”
目前,用人單位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所謂勞務派遣,是由實際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首先簽訂勞務派遣協議,之后由勞務派遣公司代替用人單位招聘員工進行派遣。
實際操作中,部分單位將派遣用工當長期員工使用,但派遣員工與本企業正式員工同工不同酬、社保繳費基數差別大,勞務派遣已經“變味”,損害了被派遣員工合法權益。這一現象引發社會關注,而二元用工體制下“按身份分配”的現象也被炮轟了多年,卻至今未見改變。
針對這一不合理現象,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明確了勞務派遣工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新法規定:“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根據全國總工會的一項調查,全國被派遣勞動者人數2011年達到約3700萬人,占到國內職工總數的13.1%。其中,國企和政府機構中雇有大量勞務派遣人員。越是公眾眼中的“好單位”,越是要講編制的“鐵飯碗”,臨時工與正式工的待遇差別越大。
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是否拯救了“臨時工”。
專家指出,《勞動合同法》的修訂案針對的是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工跟大眾習慣稱的臨時工不完全一樣,勞務派遣工跟用工單位沒有勞動關系,所謂的臨時工的勞動關系在自己所在的單位,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作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工同酬既是前提也是必須。公眾對同工同酬滿懷期待的同時,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究竟能否確保同工同酬的實現,很多人心里都沒有底。
有人士分析指出,新《勞動合同法》中對同工同酬并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操作起來有難度。“同工”這一概念,這可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在一個單位,同工者才有可比性,但一般勞務派遣工大多只提供一些臨時性崗位,缺乏可比性。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實現同工同酬必將任重而道遠。
法律明確規定了同工同酬原則,盡管在實踐中實施有難度,但法律的明文規定為我們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有法可依。如果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律霸網上面有律師長期駐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肖志銀律師,畢業于省部共建大學法學院大法學專業,曾系“春暉行動”貴州民族大學分校副會長,南明區民商事案件調解中心兼職調解員,現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及貴州省律師協會會員。 辦案經驗豐富且擔任多家政府、公司專業法律顧問,如:黔南州惠水縣羨塘鎮人民鎮府、清鎮市住建局、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世紀中意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鑫華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 執業以來辦理案件近300余起,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重大法律服務案例有:碧桂園貴州地區商業套案、貴州德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套案、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套案、潘華與貴州大地永樂置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曾圣蓉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返還原物糾紛、貴州結廬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生命權糾紛等。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十級傷殘還在原單位工作怎么算賠償
2021-03-16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