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由此可知三十天內未申請工傷認定期間發生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案例
近日,江蘇省啟東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工傷保險待遇案件。用工單位因未在30日內為員工申報工傷,被判承擔在此期間員工發生的醫療費和住院伙食補助費。
2013年11月,程某與某公司簽訂了為期二年的勞動合同,公司為程某辦理了工傷保險。2014年4月,程某因工作原因不慎受傷并住院治療13天,花去醫療費3萬余元。事發后,公司未在30天內為程某申請工傷認定,而是由程某自行于2014年6月進行申請。在工傷認定和傷殘鑒定完畢后,程某向社保基金申請支付醫療費、伙食補助費等費用,但被告知因公司未在30天內申請工傷認定,社保基金不予支付醫療費、伙食補助費。
程某申請勞動仲裁,仲裁機構未予受理。程某遂將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相關費用。
庭審中,該公司辯稱,其已為程某辦理了工傷保險,上述費用應當由社保基金支付。社保基金拒絕支付,程某應當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審理認為,治療工傷的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國家規定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但被告公司未在程某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亦未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延長申報時限,此期間發生的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應由被告公司負擔。
法官說法
該案承辦法官說,《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單位未在規定時限內申請工傷認定,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單位負擔。
工傷保險費是國家向用人單位征收的一種社會保險費,是為了保障工傷職工能及時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看似是對勞動者權益的維護,實質上也是對企業自身合法權益的保護。勞動者發生事故傷害主要的治療費用都會發生在受傷首月,如果不及時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將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該責任不會因企業辦理了工傷保險而免除。只有企業按照規定及時向社保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治療工傷的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才能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1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