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勞動合同有哪些誤區
許多用人單位都存在這樣的認識,既然是試用期,單位和員工雙方都是自由的,員工可以隨時走人,單位也可隨時讓你走人。這一認識的錯誤在于沒有認識到試用期的自由是有所限制的,此所謂限制是指試用期內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要證明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而不像勞動者一樣可隨時無條件解除。實踐中由于合同雙方大多未對錄用條件加以明確,試用期內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爭議時,用人單位往往因為難以舉證說明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而陷入被動。對此勞動者也應有清醒認識以免自己權益受損。
誤區二:錯用競業禁止和脫密期條款
對于競業禁止和脫密期的運用誤區在于:一是競業限制和脫密期并用,有關條例規定:“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競業限制的,不得再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即如果并用了競業禁止和脫密期,則脫密期約定無效;二是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沒有約定相應的經濟網站補償,對于此類缺少經濟補償約定的競業限制約定司法實踐中均認定無效。
誤區三:員工辭職應經單位同意或批準,否則屬違約
有關法律規定,除非有服務期或者脫密期的約定,員工辭職無需用人單位的同意或批準。而如果是在試用期內或者單位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提供勞動條件或不依法繳付社保費或以暴力、威脅及其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勞動者可隨時辭職。
誤區四:將退工手續辦理視為單位的權利并以此作為談判砝碼
這樣的案例隨處可見:勞動關系結束后,員工要求企業辦理退工手續,而企業則以不為員工辦理退工手續為手段或談判的砝碼,要求員工支付違約金或退還培訓費等,由于企業不辦理退工手續造成員工無法再行就業,員工要求企業賠償工資損失,最終員工要求賠償損失的請求獲得了法律的支持。員工勝訴的原因主要在于現行法律規定,企業應當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7日內為員工辦理退工手續,這是無條件的。同時,法律規定,如不及時辦理造成員工損失的,企業應當賠償。而企業的敗訴則在于企業錯把為員工辦理退工手續這一法定義務當成了自己的權利和有利于自己的談判砝碼。這一誤區非常普遍,特別應引起企業的重視。
誤區五:濫設賠償金條款
許多用人單位為了防止員工跳槽,在雙方的勞動合同里約定,如員工違約則賠償單位損失多少元,那么這種約定是否有效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賠償與違約金不一樣,違約金是雙方約定的,而賠償則是以補償實際損失為原則,即你要求對方賠償首先得證明對方給自己造成了損失及損失的大小,如對此證明不了,即使有上述約定,對方也可以不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24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2020年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政策
2021-01-18高鐵拆遷房屋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