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終止是指勞動合同生效后,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一方或雙方表達意愿,解除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解除包括法定解除、協商解除和協議解除。勞動者可以通過這三種方式解除勞動合同,但在實踐中要注意不同解除方式的條件。根據《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勞動者依法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辭職權:我國《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批復》(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提前30天寫信。勞動者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應當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上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解除。”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它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被稱為“辭職權”。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未經用人單位同意,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在行使辭職權時,應注意兩點:一是勞動合同約定違約金的,或者用人單位支付培訓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日期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不得同意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試用期內;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3) 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強迫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也可以支付補償:(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二)不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三)無故克扣、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四)因延長工作時間而拒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勞動合同有約定事由的,勞動合同終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狀態房產可以網簽嗎
2020-12-28婚姻法男的多大能拿證
2021-02-03沒有談好賠償款可以強拆嗎
2020-12-25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駕駛員對交通事故現場怎么處理
2021-01-23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