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死亡放棄治療算工傷嗎p>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工傷可以認定,第十五條規定工傷可以認定為工傷。對勞動者來說,無論是“認定工傷”還是“認定工傷”,都不影響工傷的最終處理。立法者之所以使用不同的詞語,是為了限制執法和司法。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不應屬于工傷的保護范疇,但考慮到它與勞動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應將其作為工傷處理。所以這就意味著立法者在為這種情況立法時,立法的天平已經傾斜,所以執法者在適用這些規定時,應該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不應該再作任何解釋。例如,為把握“48小時”,立法者在這一“視為”條款中對此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這是一項強制性的法律規定。法律上有強制性規定的,要嚴格執行,這也是法律約束的要求
本案根據法院查明的事實,死者孫某在工作過程中突發疾病。首次就診時間為8月23日8時30分,死亡時間為8月25日凌晨1時。這一事實與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48小時內突發疾病和死亡的情況是一致的。但本案有一個情節,即8月24日18時,家屬拒絕向醫院申請治療。醫院停止治療措施后,患者于次日凌晨1時死亡。那么,勞動部門和法院應該如何審查家屬放棄治療的行為呢?本案死亡是否可以認定為“搶救無效死亡”要檢討放棄治療的行為,首先要界定家屬可以放棄治療的情形標準。筆者認為應嚴格界定標準。行政機關和法院既執行法律,又代表法律。在執法或司法過程中,我們對某事或行為的判斷,必將對社會和公眾的價值取向起到大大小小的引導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我們的判斷首先要符合全社會的道德觀念。應該說,“積極治療”的行為更符合傳統觀念和道德規范。基于此,“放棄治療”的認定應更加謹慎。那么家屬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放棄親人的治療,我想也應該是在搶救無效的前提下,也就是醫院通過診斷已經確認病人確實沒有繼續生存的可能。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家屬才能做出放棄治療的決定,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家屬放棄治療才能被視為“搶救無效”
當然,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更為復雜,我們還需要分析具體問題。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專業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咨詢法律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無效后的期待利益怎樣認定
2021-03-24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